胜利乡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 实施方案

发布日期 2023-06-28 15:00:14

胜利乡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有关决策部署,引导各地进一步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增强村级议事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完善村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为全旗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全面深入推进,特制定我旗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扣城乡社区治理总体目标,围绕加强党的领导、畅通参与渠道、激发参与活力、提升议事协商实效等实践问题,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创新实验活动要突出建章立制,以搭建协商平台、组建协商队伍、明确协商内容、规范协商程序为重点,加大工作推进和探索创新力度,不断推进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

二、工作目标

准确把握村级议事协商关键环节,着力找准并破解制约村级议事协商深入开展的瓶颈问题,保证村级议事协商的可操作性和规范性。不断丰富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完善村级议事协商组织形式、研究村级议事协商程序保障、推动村级议事协商成果运用,把议事协商贯彻村级决策和实施全过程,促进全旗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健康发展。

三、机构组成及要求

各村成立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作为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领导下的常设议事机构。村级议事协商由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村级议事协商的主体一般由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以及协商议题涉及的其他利益相关方组成。

村级议事协商工作的实施主体为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其在村党组织领导、村民委员会负责、指导下开展协商。跨行政村区域的重要事项,由胜利乡党委牵头组织开展协商。

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一般由5至7人组成,设组长1人,原则由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由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主要吸纳村党组织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党员群众代表、有威望的老同志(包括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等)、社会组织(农民合作组织、村级非公组织和社会组织、驻村单位等)。

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实行任期制,参照村委会成员任期执行,在任期内因特殊原因出现缺额的,应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补选。同时,设名誉组长1人,由苏木乡镇(场)领导担任,主要帮助解决村级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创新主要内容

完善基层协商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创新主要活动在内容上要突出群众关切,把议事协商贯穿村级决策和实施全过程,解决好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一)村党组织领导的村级议事协商机制建设。把保证村党组织对议事协商的主导权贯穿始终,建立健全村党组织领导、村委会负责、各类协商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落实民主集中制,规范议事协商程序和规则,加强村党组织对议事协商议题、方式、过程、成果运用等方面的引导。加强村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鼓励和支持党员积极参与议事协商,引导村民广泛参与。

(二)议事协商议题的确定。建立健全议事协商目录,把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纳入其中。针对不同渠道、不同层次、不同地域特点,明确协商内容“五议三不议”:“五议”,即①经济社会发展中涉及全村村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务、公共环境、公益事业;②村民反映强烈、迫切要求解决的实际困难问题和矛盾纠纷;③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重点工作部署在村级的落实;④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协商的事项;⑤各类协商主体提出协商需求的事项。要把嘎查村级集体资源资金资产的使用和分配、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等事项作为重点协商内容。“三不议”,即①明显违反党的政策;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事项;③明显带有歧视性、不公平的事项,不予商议。

(三)议事协商形式创新。

1.座谈协商。对涉及面广、事关村公共事务、公共矛盾、公共秩序管理、公共设施建设管理以及村党组织管理权限内其他事务等五类议题,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以民主恳谈会、民主议事会、民主说事会等形式进行“座谈式”协商。

2.论证协商。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议题,以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牵头召开民主评议会、决策听证会、村民论坛等方式,邀请相关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方机构等作为协商主体参与协商并进行论证评估。

3.恳谈协商。对涉及面小的议题,主要是涉及面较小的矛盾纠纷,由村干部和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以个别走访座谈、约请面谈等方式,通过“面对面”交流、“串门式”谈心等形式进行协商。

4.网上协商。有条件的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可通过网上公示、网上征询意见等信息化形式,进行互动议事协商。

对通过协商无法解决或存在较大争议的议题,提交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对涉及多个村的议题,由镇党委牵头开展协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期间就全面工作和专项事务进行民主议事协商,表决通过有关事项。

(四)规范协商程序。

规范协商议事的六个基本环节:一是收集议题。村“两委”和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可以通过座谈会、民情家访、微信群、意见箱等多种渠道,收集群众反映的问题并建立台账。二是确定议题。村党组织对收集到的问题进行集中研究,初步确定协商议题,然后提交村“两委”会议审议确定协商议题。三是议前调研。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成员就协商议题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拟定协商议事方案,根据协商议题明确协商主体,并通过多种方式,提前向参与协商的各类主体通报协商内容和相关信息。四是开展商议。村民议事协商委员会召开协商议事会议,开展民主协商,确保各类主体充分发表意见建议,形成协商结果。五是公开结果。形成协商意见后,将协商结果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会议决议、计划方案、口头协定等形式确定,通过村务公开栏公开。六是监督执行。按照“谁负责、谁执行”、“谁受益、谁监督”的原则,分类抓好协商结果的落实。对需要上级有关部门落实或帮助落实的事项,村党组织在形成协商结果后及时向镇党委报告。

(五)议事协商成果运用。建立健全议事协商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落实情况在规定期限内通过村务公开栏等渠道公开。完善村务监督委员会对落实协商成果情况的监督方式,加强对议事协商过程中持不同意见村民的解释说明工作。加强“第一书记”、包村干部对落实议事协商事项工作的督促和指导,建立重大议事协商事项由村党组织向镇党委报告机制。加强议事协商工作档案管理。

(六)加强组织领导,及时总结提炼。成立民主协商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全镇民主协商工作,各村成立工作机构,确保民主协商理事制度有效运行,村支部书记要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职责,亲自抓好落实,做到有布置、有计划、有内容、有记录,要及时总结。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乡村治理事关党和国家大政方针贯彻落实,事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农村基层和谐稳定。开展村级议事协商创新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重要举措,各地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实施,制定方案,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全面提升乡村治理的法治化、科学化、精细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二)营造协商氛围。要采取召开会议、印发文件、入户走访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开展村级议事协商的重大意义和议事协商的方法和程序,把村级议事协商贯穿村级事务决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解决好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大力宣传议事协商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营造村级议事协商的良好氛围。

(三)提高群众参与度。开展工作当中,要把握关键环节,在深化实践上下功夫,全面提高群众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不断破解制约村级议事协商深入开展的关键问题,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制度化渠道。

(四)规范有序推进。要切实履行部门职责,加强村级议事协商工作的具体指导。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加强对村级议事协商的监督,不断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增强村级议事协商在乡村治理实践中的活力和效用。

附件:

胜利乡推进村级议事协商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国华  乡党委书记

副组长:胡双喜  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

             吴  康  政府副乡长

组  员:苏文浩   乡民政办主任

贾春霞   乡民政办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