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快推进DIP支付方式改革进程,提升定点医疗机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8月25日科左中旗医疗保障局举办科左中旗2023年度医疗机构支付方式改革暨DIP付费第四期专题培训班。
本次培训特邀赤峰学院附属医院专家杨建玲授课。科左中旗医疗保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侯剑主持。各医疗机构DIP的负责人、医保办、病案室、编码员、二级医疗机构可开展诊疗服务的临床科室主任、一级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参加此次培训。

培训班上详细介绍了国家医保支付改革DIP的背景及DIP分组原理、付费规则和应对措施,同时结合相关历史数据,认真分析了DIP 开展过程中医疗机构存在的共性问题。

会议表示,DIP是一种新型的医保结算方式,总额控制下的病种分值付费,既有利于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回归医疗服务本质,也有利于提高医保基金的使用效能,更好地激励医疗机构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分级诊疗,促使医保和医疗共同维护医保基金合理使用。
会议强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是“三医联动”改革的关键一环,为做好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工作,促进DIP支付方式改革落地落实落细。一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深刻领会DIP付费方式改革的重大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医保制度政策部署上来,各医疗机构尤其是医生要转变观念,调整思路,把握机遇,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沟通、交流,不断提升诊疗技术水平。同时通过思路的转变、不断提升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二是要密切配合,紧抓落实。医疗机构各科室要密切配合、立足实际,明确任务和时间节点,突破工作难点,落实好各项工作。临床科室、病案室、编码员要高效配合,切实理顺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医院绩效管理转型等关系,实现医疗费用和医疗质量“双控制”。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不断提升医药服务质量,推动“医生、医院、医保、患者”四方共赢,为人民群众健康保驾护航。三要双线并行,共进共促。在落实DIP支付方式改革过程中推广电子医保凭证在医疗机构开展诊疗过程中全流程应用。确保各医疗机构有专人负责医保电子凭证的激活使用工作,确保各医疗机构能实现门诊挂号、就医购药、办理住院出院手续等过程中医保电子凭证全过程应用。确保各医疗机构指定专人负责对没激活医保电子凭证的群众指导激活电子医保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