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8日
一、推荐身边榜样,养牛致富带头人-----马俊
二、学习梅园雪先进事迹
11月12日2023年第三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河北省沧州市举办我旗梅园雪荣登“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榜单。
梅园雪,女,满族,1965年5月生,中共党员,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梅园雪带领团队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综合防治和滴灌等10余项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累计4972.22万亩;落实了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示范项目,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保苗率达到90%以上,玉米平均亩产增加了259公斤;研发了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实现了科左中旗220万亩高效节水工程粮食总增产35.2万吨,农田灌水利系数由0.62提高到0.85。梅园雪曾获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佳农技推广标兵等荣誉。
一、情系家乡 助农增收
在90年代初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当地粮食亩产不足400公斤,一次下乡测产中,梅园雪无意中看到一位老人宁可自己吃玉米面窝头,也要把家里仅剩的十几粒盐豆留给家中的劳动力儿子吃时,她悲痛在心:“农技推广是我的事业,更是我的第二生命,我要不遗余力地做好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尽早尽快让农民从根子上脱贫致富。”从2005年开始,梅园雪主持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玉米高产创建示范等项目,却遭到了农民的极力反对。为了让农民信服,她就住到农户家里,面对面讲,手把手教,一住就是半年之久。她带领团队推广了测土配方施肥、玉米螟综合防治和滴灌等10余项实用技术,推广应用面积累计4972.22万亩。其中仅玉米螟综合防治一项就挽回粮食损失5000万公斤,同年项目区玉米亩产增收100公斤,新增总产量400万公斤,人均增收2870元。
2020年,盐碱化耕地改良试点示范项目在科左中落实落地,她与项目科研团队针对科左中旗盐碱地特点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以“改碱-节水-增效”为研究目标,总结并提炼出了9套模式图,发布了11项地方标准。科研攻关试验取得成功,有效降低盐碱值,主要粮食作物玉米保苗率达到90%以上,玉米平均亩产增加了259公斤。
二、科技引领 筑梦未来
过度开采地下水造成的水资源日益枯竭,常年覆膜种植造成的白色污染让梅园雪心急如焚。为了减少农业用水,提高耕地质量,解决地膜污染、残膜难回收等问题,她找专家、查资料、搞调研、做论证,田间地头、庄稼小院成了她摸情况、算数据的“课堂”,她还虚心地向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农技人员请教,再艰苦的环境也挡不住她深研技术、创新实践的心,早出晚归、风餐露宿、栉风沐雨已是梅园雪日常生活的常态。正是靠着这股钻研的劲头,浅埋滴灌一带三年免耕种植技术模式在梅园雪的手中诞生了,她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高地隙农田综合作业机》和《农作物行间深松铲耘机》等4个新型专利证书。
浅埋滴灌种植模式的开展,不仅有效解决了残膜对土壤污染的问题,同时减少了人工引苗、地膜投入和机械作业,解决了瓶颈问题。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模式,实现了科左中旗220万亩高效节水工程粮食总增产35.2万吨,农田灌水利系数由0.62提高到0.85,是中低产田改造的一项创新性技术途径,已推广至通辽市周边地区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这些技术成果的研发推广应用,将吨粮田由小面积示范到大面积推广变成了可能,实现了农机与农艺的完美结合。
三、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
梅园雪十分重视人才,更注重年轻人才的培养,有空就同年轻职工谈心,让年轻技术员到试验示范一线搞技术承包,主持实施一项或多项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努力做到人得其所,才适其用,让每个人的价值都发挥到最大。在她的关心和帮助下,年轻的技术员们热情高涨,所承包的试验示范工作都达到或超过了预期目标。在梅园雪的带领下,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成立了大小垄浅埋滴灌带全程机械化创新人才团队,成功开展了四大类36项试验,解决了生产关键环节的技术难题,归纳总结出了西辽河流域水浇地玉米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规程、玉米大小垄浅埋滴灌带免耕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规程。通过多年的培养,该团队已成为一支学科结构合理,创新能力强,科技成果应用成效显著的创新人才团队,并在2016年入选了内蒙古自治区2016-2017年度“草原英才”工程产业创新人才团队第一层次名单。
对于农民来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但是对于农技推广人员来说,四季都在为现代农牧业的发展忙碌。梅园雪说:“作为一名党代表,要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要么不干,要干就一定干好,农技推广工作没有巧劲,关键要舍得跑、蹲得住、肯吃苦!”她扎根农业推广34年,初心依旧,任劳任怨,无怨无悔,用农技人的使命和担当,谱写出了最美的乐章
三、学习梁景俊先进事迹
国家级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梁景俊:扎根基层二十七载的 “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在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对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各项公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科左中旗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大队长梁景俊荣获“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
梁景俊参加工作后,他一直尽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帮助困难群众。多年来,他先后共帮助100余名贫困学生重返校园,资助困难群众达150户。2013年,刚考入中学的卫佳琪,因父亲重病,随时面临辍学的可能。梁景俊通过得知这一情况,资助她顺利完成了学业。目前,卫佳琪已经参加了工作,每次谈起此事,都记忆犹新。在爱心浇灌下成长的卫佳琪也将继承这份爱心,并把它传承下去。“梁叔叔的帮助让我改变了一生,我希望以后我也能继续把他这种奉献的精神传承下去,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学生”卫佳琪说。
每当别人提起他的资助困难学生的事迹,梁景俊总是说:“我也是一个从农村的孩子,小时候家庭生活比较困难,我知道困难学生生活的不易,更理解学习对改变一个人生命运该有多重要”。
从警27年,这些漫长的时光在梁景俊的骨子里深深刻下了忠诚与为民的印记,执着守护,聆听民声。工作27年中,他纠正各类交通违法行为30多万次,在他身上从未发生过一起投诉。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全旗15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到555个嘎查村义务主讲法制课1000多场,发放宣传资料10万余份,受教育师生、村民180多万人次。“交警的工作重点是基层服务一线,在一线和群众中。我有责任、有义务去做一些为人民服务的事,特别是工作在公安机关这个岗位上,我们的工作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左中旗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梁景俊说。
一袭戎装穿在身,万家忧乐挂心中。作为一名人民公安卫士,梁景俊从警27年,始终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为新入职干警树立起了榜样。“日常跟着梁景俊同志工作我感触良多,在工作中我也以他为榜样,恪守工作职责,坚持为群众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群众的事、把人民的事放在第一”科左中旗交警大队辅警聂文强说。
自从警以来,梁景俊先后被评为全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全区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市最美志愿者、“通辽好人”,科左中旗见义勇为道德模范、清风干部、学雷锋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科左中旗交警大队副大队长梁景俊说:“雷锋同志说了一句话,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这个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当中去,我也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我总觉得这是一个历史职责,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去传承雷锋精神”。
明烛燃烧自己,光辉点亮他人。27年的“日常时间”里,梁景俊始终扎根在基层中,穿梭在乡镇公路间,用心做好每一件“平常事”。获得“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荣誉后,梁景俊表示,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是激励也是鞭策,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力量,都想为群众去做百分之百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