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以来,哈民遗址服务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主要任务,紧紧围绕旗委、旗政府中心工作,推进落实中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为优化营商环境及落实“两个打造”工作计划而不懈努力。一季度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得到了一定收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共同完善和提高,现将哈民遗址服务中心第一季度工作完成情况总结如下。
一、意识形态工作完成情况
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敏锐性,最首要、最关键的是要绷紧“导向”这根弦,按照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严守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主旋律,对中心的5个网络阵地(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微信群)、3个宣传阵地(文化墙、公益广告牌匾、海报)、5个场所阵地(会议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服务站、哈民遗址廉洁图书角、员工食堂、党建宣传栏及三务公开栏)宣传信息严格执行“三审制”,夯实了意识形态工作的主阵地。利用“哈民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哈民遗址官方网站等宣传媒介,一季度更新网站信息1次、微信公众号发布2篇、更新公开信息展板4个、召开意识形态工作系统学习1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专题警示教育1次,单位业务集中学习4次、更换横幅标语1条、维修损坏路引指示牌2处。
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完成情况
哈民遗址服务中心深刻认识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的重要性,按照文旅系统党委统一部署,哈民遗址服务中心与文保中心组成联合党支部,创新党建工作载体,引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季度,共组织召开党员大会4次、主题党日3次、支委会2次、党支部书记讲党课1次、组织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1次。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工作水平,符合年初制定党建计划和学习计划。在办公场地紧张的情况下,利用文保中心文修室,增设党员活动室一处,打造党建工作新阵地。一季度单位负责人和财会人员的廉政情况登记表已报送派驻文旅系统纪检监察组。
三、安全生产工作开展情况
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压实责任,强化举措,定期深入学习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会议精神,开展春季安全检查1次,配合节前安全生产检查2次;3月,按照全区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相关工作要求,哈民遗址排查出2个隐患问题,已全部整改完成。同时加强日常巡查,做好展示提升项目施工的安全监督,抓好防火、防盗等安全工作。
四、扫黑除恶常态化工作开展情况
2023年2月,哈民考古遗址公园被评为“2022年度平安景区”。景区平时利用广播播放关于扫黑除恶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高游客群众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执法检查,整治各种“黑导游”,以及拉客、欺客、宰客、强买强卖等欺行霸市情形,坚决维护游客的切身利益。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学习《打击防范文物犯罪专项工作方案(2023—2025年)》1次,通过学习,增强文物保护意识,引导职工积极参与防范打击文物犯罪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五、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落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要求,切实增强领导干部法律思维的养成和法律知识水平的提高,在职员工7人均利用法宣在线平台学法。同时认真执行三务公开制度,第一季度,三务公开共14次,其中包含党务公开8次、政务公开5次、财务公开1次。
六、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设施提升改造工程,纳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截止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室内拆除、采暖拆除工程施工和博物馆内水暖改造施工,已完成总工程量的40%。完成中央预算内投资488.69万元。正在推进实施消防基础改造、博物馆和展示馆多媒体设备定购、多媒体脚本深化设计、室内外消防改造施工、室内外艺术品定制、展柜定制及装饰装修等工作,力争年内完成全部工程。
二是哈民遗址两馆项目竣工验收情况。目前已完成项目五方责任主体综合验收,等待土地出让金契税划拨到位后,即可完成项目验登合一手续。
三是哈民遗址游客接待服务中心形象提升项目。现已完成项目图纸设计及项目预算,已报送旗财政评审中心,后续按照项目招标程序推进办理。
四是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情况。哈民遗址2010年至2014年期间经过考古工作者5次抢救性勘探和发掘,遗址探明面积近17万平方米,共清理8200余平方米,已发掘清理部分不足整个遗址的二十分之一,还有大量的未解之谜需不断探究。哈民遗址2016年被自治区评为内蒙古首批十大考古遗址公园,2019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市、旗委、政府非常重视国家级遗址公园创建工作,按照国家遗址公园立项评定要求,《哈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已获得国家文物局审批,已完成向自治区人民政府报送《科左中旗<哈民遗址文物保护规划>公布的请示》,待公布后即可按照评定要求程序推进实施。
五是哈民遗址安防工程。该项目现已通过自治区文物局申请,并获得自治区文物局《内文物督函〔2021〕27号》对“哈民遗址安防工程”的批复,项目计划年内实施,本次项目将有效改善哈民遗址南区长期处于监控盲区、管控薄弱等缺点。
七、一季度工作存在不足
一是景区对外宣传工作的形式和方法过于简单和传统,需要不断利用和创新自媒体表现手段,提高宣传质量和数量,严格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弘扬主旋律,坚持发挥正能量,传播好声音,吸引更多的关注,扩大宣传,今后将一步加强和创新宣传工作。
二是对宣传工作人员的培训还不够,适应新形势新需求的能力偏弱,下一步按照“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进行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是主人翁意识有待加强,我们都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推动者,如何唱响和传递正能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参与。中心的每一项意识形态工作的都与每位员工息息相关,包括网络信息收集和发布、景区标语、标识、横幅、个人形象、文稿审核等。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致力于充分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为哈民遗址的意识形态工作贡献力量。
四是在行为准则、纪律准则、保密准则、廉政准则、制度落实等方面执行不到位,偶有随心所欲、各行其是的情况发生,影响了单位各项工作开展和同事间的团结。今后将引导广大干部职工从单位大局出发,时刻自律言行,不传谣信谣,警钟长鸣,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树立单位良好形象。
五是赋能蓄力意识不足。2023年是单位整体提质蓄力的一年,目前旅游接待、安全保卫、后勤保障等工作开展有所缓步,个别人员从业务学习、自身形象、工作纪律、集体思想等方面存在放任自由的现象。明年我们将迎来非常大机遇挑战,能否胜任,需要从现在开始做好时刻准备的思想,苦练内功迎接挑战。
八、二季度工作计划
充分发挥景区节庆旅游集聚优势,有效利用节庆开展社教宣传活动,发挥好博物馆、保护展示馆社会功能,通过精心组织策划,吸引游客关注度,扩大影响力,同时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是充分利用“5 •18国际博物馆日”及“5 •19中国旅游日”等重要节日,开展博物馆日主题宣传活动、博物馆进校园活动和“翰墨丹青颂党恩•光影礼赞二十大”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旗美术、书法、摄影巡回展活动,宣传推广中华文化符号,提高中华文明自豪感和认同感,活动方案初稿已完成。
二是拓宽线上线下宣传媒介渠道,线上利用新媒体微信、微博、抖音和官方网站进行宣传,拟制作推出系列栏目“声音的力量——100秒听哈民故事”、“线上博物馆”等使公众“声”临其境,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线下通过精心组织和策划,扎实做好景区宣传营销工作,加强与周边省市旅行社的区域合作,扩展营销半径,提升景区旅游热度。同时与上级旅游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积极参加全国各区域旅游宣传推介会,将“哈民文化”推向全国,以提升哈民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是提升人才队伍建设,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工作思路,到优质旅游景区进行虚心请教学习,请优秀的业界老师到景区进行指导,开阔视野,扩展工作思路,不断提升景区员工的职业技能及服务水平,加强职业道德和操守教育,强化技能培训,以迎接因景区提质升级而带来的全新发展。
四是加强档案管理,为适应新形势下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档案管理本着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可靠,集中保管” 的原则对中心各类文件进行收集整理、科学归档,为以后工作需要提供便捷。哈民遗址2010年至2014年期间中各类档案多以电子文件为主,2015年成立管委会以后,文件纸质档案较为零散繁多。办公室虽整理了部分档案,但工作进度较为缓慢,二季度将按照归档要求继续努力,尽快完成电子档案整理工作,进一步做好各门类档案移交进馆工作。
五是继续推进各重点项目落实和项目储备工作,主要以内蒙古哈民考古遗址公园展示利用设施提升改造工程为主,推进哈民安防工程落地,谋划与自身发展及《哈民遗址文物规划》《哈民遗址公园规划》相适应的遗址本体保护、遗址环境整治、遗址预防性保护、智慧景区建设、文创研发等项目。
六是安全生产方面。继续加强景区周边深林防火、遗址核心区及展厅等重点部位的巡逻防护工作,杜绝寝室内高功率电器及长明灯现象,养成随手关灯闭电好习惯,防范火灾、节约资源。
七是新入职员工岗位设置情况。暂时安排两位员工至办公室,进行轮岗培训,尽快熟悉各岗位工作内容,再进行统一安排。
八是继续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加强警示教育,筑牢防腐倡廉的思想道德防线,完善制度,强化监督,从源头上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第二季度计划组织一次警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