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调研情况报告

发布日期 2023-03-24 16:37:14

2020年以来,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旅游产业受到巨大冲击,现将科左中旗旅游业经营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情况汇报如下:

一、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有关的市场主体发展状况,包括景区、国家、自治区级农家休闲体验、旅店的存续、经营情况,重点分析介绍4A级景区的三年数据。

(一)孝庄园文化旅游区

2020年:营业收入入118.6万元,客流量3.7万人次;

2021年:营业收入277.9万元,客流量5.1万人次;

2022年1-8月:营业收入123.9万元,客流量2.7万人次。

(二)哈民考古遗址公园:

2019年:营业收入14.9万元;客流量1万人次;

2020年:营业收入12.95万元;客流量0.72万人次;

2021年:营业收入13.3万元;客流量0.66万人次;

2022年1-8月:营业收入7.56万元,客流量0.5396人万人次。

(三)珠日河草原旅游区

2020年:营业收入93.9万元,客流量1.3万人次;

2021年:营业收入333.5万元,客流量2.9万人次;

2022年1-8月:营业收入47.7万元,客流量1.6万人次。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旅游市场备受打击,科左中旗三家A级旅游景区营业收入和客流量均存在不同程度下降。另外,星级乡村旅游接待户胜利农家饭庄和丰库休闲渔岛也因疫情原因导致接待游客人数相比往年大幅减少,收益底下人员流失,如何逐步恢复市场活力是摆在旅游产业发展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消费者的旅游意愿、体验形态、消费偏好等发生的变化,孟书记在文旅大会中讲到2022年旅游人数恢复到2019年的83%,旅游总收入只有2019年的33%,为什么人均消费断崖式下降?

科左中旗旅游业淡旺季明显,珠日河草原风景区营业时间为每年的5月1至10月8日期间,享誉全国的“818哲里木赛马节”连续三年未举办,被誉为黄金周的节日节点也因新冠疫情的突发影响人数惨淡。随着大小城市相继采取“封城、封路”的管控措施,景区相应采取闭园或是查验核酸证明,造成客流量逐年减少。

三、有没有在疫情期间发展良好的业态或者景区案例,提供重点景区的联系方式。

四、各旗县市区疫情发生前后客流量、营业收入的变化(2019年以来)。

科左中旗旅游业2019年营业收入14.8670元,客流量9831人(无孝庄园文化旅游区和珠日河草原旅游区数据);2020年营业收入225.5万元,客流量5.7万人次;2021年营业收入624.7万元,客流量8.62万人次;2022年截至到目前,营业收入179.2万元,客流量4.82万人此,情况有所好转。

五、景区对疫情采取的措施,数字化建设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科左中旗旅游业采取必要的疫情防控措施,做到疫情防控和健康旅游两不误。一是制定旅游宣传方案。针对特定旅游人群和旅游市场指向,确定旅游宣传原则,采取线上线下同步宣传。二是竭力开拓旅游市场。积极参加市文旅局组织的赴外地各类宣传推介活动;同时加强旅行社市场拓展,主动对接周边旅行社并签订合作协议,扩大景区客流量;加大节庆旅游宣传力度,借助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等节点,联合旗文旅局开展主题宣传日活动和门票减免活动。三是利用微信公众号有效开展宣传工作。

六、有哪些亟需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加大对A级旅游景区景点的资金扶持力度,积极对冲疫情影响,提振文旅市场,加快促进文旅产业复苏,取得积极成效,帮助文旅企业渡过难关;二是加大对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旅游企业的支持力度。因客流量小,营业额低,个别景区古建筑、设施设备维修维护等各类费用开支消耗大。受到零星疫情影响,调整防控措施涌现,景区暂时关闭、限制人数导致景区资源闲置、难以发展,景区内各种设施不断折旧。三是行业投资信心低。近年来,我市文旅产业发展迅速,来通辽旅游人数明显增多,出现了一大波的投资热潮,大量资金流入文旅行业,但受到疫情影响,文旅行业受冲击又相比较大,在当前出现旅游人数不稳定,投资收入不稳定等情况,导致很多投资企业对文旅行业的热情动摇,投资信心较低。

七、根据了解的情况,适时到农家乐、休闲采摘园等近邻休闲旅游目的地了解有关情况、困难问题和群众意见建议。

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镇蒙农绿色田园综合体利用“旅游+”、“生态+”的模式,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思路,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旅游+现代农业发展。

卓拉泰旅游服务有限公司、浩日小镇农旅综合体、娜仁花农家乐、扎如仓田园综合体等农家乐、采摘园、垂钓园等休闲旅游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亟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证件办理、费用收取等方面给予支持,金融机构要积极为经营单位提供信贷支持,帮助解决休闲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资金需求,并在贷款利率上给予适当优惠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