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科左中旗文化和旅游局以党建赋能文旅融合,在强化理论学习、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激活优质旅游资源等方面主动发力,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新更走心,全面推动科左中旗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理论学习,为党员干部思想“补钙”
文旅局坚持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立足“深、实、久”,高点定位高标推进,精心制定主题教育工作计划,明确牵头单位和职责任务,制定《主题教育理论学习清单》,开展主题教育学习班、研讨会,举办“传承传统文化·强化使命担当”主题党日活动,成立“党员突击队”,认真做好文化文艺、文明旅游、安全生产、环境整治等各类志愿服务,推动主题教育与文旅发展互融并进。创新推出“艺术党课”,通过创作歌曲《我在我来》《不负人民》、编排舞蹈《奈日》等艺术形式,让党课既“走新”又“入心”。

开展主题教育学习班、研讨会

“党员突击队”深入包联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
二、文化惠民,为群众幸福生活“加码”
以“党建引领、文化搭台、政府主导、群众满意”为主线的理念,积极开展文化惠民演出活动,根据群众需求,采取“点单式”服务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实现送什么服务由群众说了算,充分满足不同人群量身定制的文化服务需要,真正把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节目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以前是政府部门送“戏”下乡,群众没有选择权,文化活动内容较为单一,“点单式”天天演活动通过进一步了解群众文化需求,根据群众需求点单获得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大量贴近群众需求、顺应群众喜好的接地气节目得到上演,让老百姓们大饱眼福的同时激发了广大群众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创造文化的热情。”文旅局局长杨俐慧介绍道。年初以来,文旅局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党的声音进万家”“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等主题开展群众性文化文艺汇演等活动173场次,惠及群众19万人次。

“为人民喝彩 为时代放歌”首届文化艺术周精彩上演

版画制作体验活动进校园
三、守正创新,为非遗传承保护“赋能”
在科左中旗“科尔沁叙事民歌”传习所里,上至耄耋老人,下至垂髫稚子,男女老少齐聚一堂,观看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科尔沁叙事民歌传承人展示展演。“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这么精彩的非遗展演,在这里能了解非遗技艺,感受到家乡的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参与文化传承!”家住架玛吐镇的王大姐高兴地说。
文旅局持续依托非遗传承基地、非遗传习所、嘎查村文化礼堂等阵地,充分发挥非遗传承人的领头作用,开展“非遗进校园”“非遗进社区”等活动取得显著成效。积极推动非遗融入旅游空间,结合自身特色文化旅游资源,制定“科左中旗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提升旅游服务中的文化体验。持续在全旗范围内深入开展非遗普查,挖掘传统文化资源,通过文字、录音、视频等手段对非遗项目进行完整记录,完成28个项目55名传承人的口述录制,拍摄照片2300余张,整理文字5.8万余字。

非遗传承人展示展演

多彩非遗展现传统文化魅力
四、以文塑旅,为文旅融合发展“添彩”
今年中秋、国庆假日期间,天气晴好,居民出游热情高涨,大型实景剧进景区、汉服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在科左中旗各大景区景点悉数登场,景区内人潮涌动、游客如织。
文旅局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先锋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打造品牌创建,擦亮旅游金字招牌。辖区内珠日河草原旅游区、孝庄园文化旅游景区、哈民遗址考古公园均已成功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开展“5·19”中国旅游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精准对照政策投向,储备文旅项目22个,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全域覆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链,全力推进卓拉泰田园综合体、浩日小镇农旅综合体等集农家餐饮、田园采摘、农事体验、民俗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新业态。

珠日河草原旅游区2023年评为4A级景区

景区主题活动精彩纷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