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左中旗:政务服务效能监察系统助力实现优化营商环境终极目标

发布日期 2024-04-12 09:28:31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智能化、标准化、便利化。同时,针对窗口工作人员在行为能力、纪律作风、服务状态、工作效率等方面缺少智能化、信息化监察手段的问题,通辽市科左中旗与中科院沈阳计算研究所合作,创新性地开发了政务服务效能监察系统,并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首家应用。该系统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管理手段与音视频监控系统相结合,通过13个模块对采集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对办理效率、窗口工作状态、好差评等信息进行及时预警,对排队人数、等待人数、业务办理时长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形成“问题预警、响应及时、过程可控、结果可溯”的“阳光监督体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限时办结”,使企业、群众满意,进而达到优化营商环境的终极目标。

一、全流程监察时效推动“限时办结”

一是通过业务电子审批监察模块,对窗口工作人员业务办理时长进行监控,超出业务平均受理时长后进行预警并通知专区负责人及监察人员,确保事项实现限时办结,达到企业群众满意。二是对政务服务办件事项的办理时间、首席代表的操作权限和程序、审批运行的流程进行监督,有效减少权力执行中利益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促进服务效能提升。三是开发“最多跑一次”监管功能,对15日内到大厅办同一件事的群众进行标记并发出预警提醒工作人员,对窗口工作人员形成有效约束。截至目前,已受理办件数量71927件,咨询量6265件。

二、“制度+监察”推动建立科学绩效考核体系

一是旗政府出台《科左中旗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管理办法》,作为政务服务窗口人员绩效考核和评先定优的重要依据,对政务服务工作人员实施制度性约束及奖励,推动提升为民服务的水平和本领。二是利用系统自动生成13个功能分区,统计分析42名首席代表(窗口负责人)、86名窗口工作人员的效能数据,通过日常对工作效能、预警情况、纪律作风、卫生环境、仪容仪表等方面的监察,系统自动评选每月服务之星,倒逼职能部门、业务人员改进和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三是“好差评”模块提供投诉渠道。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保证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公开化,应用“好差评”系统模块,群众现场评价,促使工作纪律有效提升,营商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三、优化工作流程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

一是强化部门间业务协同、系统联通和数据共享,将多个相关联的“单项事”合理归集,优化业务流程、办理要素、申报方式、受理方式、联办机制、出件方式等内容、大幅减少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实现多个事项“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网办理”。二是采用转移功能。政务服务效能监察系统支持本类窗口转移、支持其他窗口转移,针对同一群众办理联办流水业务,如水电气暖联动过户,只需进行窗口转移,便可通过一个票号办理多个事项,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目前,实现对932个依申请行政权力事项和697个公共服务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电子监察。

四是“一屏统览、智能分析、智慧决策”推动数字政务建设

一是实行全面公开。对所有政务事项、受理部门、责任人、事项办理时间、排队等待、各类预警数据等信息,利用一个LED大屏幕进行实时更新展示,便于群众随时了解办事信息。二是通过大数据定期自动统计功能,分析和发现管理中的漏洞,并及时预警新风险,目前共设置了137个监察点和廉政风险点,可对事项运行过程中的“排队超时”“在岗不叫号”“容缺办理”等问题进行实时监察,发现问题可及时处理,进一步提高了政务服务质量,夯实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