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将科左中旗人社局全面工作汇报如下:
一、任务指标完成情况
(一)就业创业工作。截至目前,我旗城镇新增就业1120人,完成1100人任务指标的101.81%;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769人,完成300人任务指标的390%;就业困难人员就业815人,完成300人任务指标的368%;城镇登记失业率3.8%,低于任务指标1.2个百分点;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8260人,高于上年水平;农牧民转移就业9.08万人,完成9.00万人任务指标的100%以上,其中转移6个月以上人数77448人,完成75000人任务指标的103%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任务1555人,完成1395人任务指标的112%;城镇就业技能培训任务522人,完成450人任务指标的116%。农牧民转移就业技能培训任务3639人,完成3000人任务指标的121%。创业培训任务146人,完成210人任务指标的69.52%。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额度798万元,完成1500万元任务指标的53.2%。
(二)社会保障工作。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81万人,已完成5.9万人,任务完成率101.55%;失业保险参保任务数2.05万人,已完成2.0525万人,任务完成率100%。工伤保险参保任务数19842人,已完成20582人,任务完成率103.7%;新开工工程建设项目工伤保险参保率指标为90%,现完成率100%。2022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收缴预算任务为1.7亿元,截止2023年1月9日已完成收缴2.9亿元,已完成预算任务的170%。
(三)人才队伍建设。新增技能人才任务指标2500人,完成2571人,完成率103%。新增高技能人才任务指标200人,完成134人,完成率67%。新增技师高级技师任务指标100人,完成57人,完成率57%。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任务指标3000人,完成4048人,完成率135%。
(四)劳动关系协调。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调解成功任务率60%,已完成调解成功率81.6%;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结案任务率90%,已完成结案率100%;劳动保障检查举报投诉案件结案任务率96%,已完成结案率100%;拖欠农民工工资举报投诉案件结案任务率98%,已完成结案率100%。
(五)能力建设。社保卡持卡人43.94万人,完成43.54万人任务指标的100%。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100%。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我旗新增就业112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低于任务指标1.2个百分点;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或落实就业去向1555人。
一是助企纾困政策红利加快释放。落实上级政策快办行动,积极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和留工补助“免申即享”,实施缓缴社会保险费“即申即享”,实施就业补贴政策“直补快办”,助力企业纾困解难、稳岗扩岗。截至目前,通过发放稳岗返还、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失业补助金、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吸纳等补贴,支出就业补助资金达740.03万元,惠及7144人。
二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推进。积极落实各项补贴政策,推进未就业毕业生服务攻坚行动,截至目前三支一扶、社区民生等基层项目在岗16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58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70人;创业带动就业(含自主创业58人)完成数201人。创业孵化基地1个,创业园大学生入驻企业共有8户。
三是推进落实创业内蒙古行动。落实创业担保贷款等扶持政策,推进创业孵化基地等创业载体建设。目前培育认定一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入驻企业32家,带动就业190人。发放51笔创业贷款798万元,带动就业153人。
四是就业服务进一步优化。开展就业服务专项行动,持续加强企业招聘用工服务,今年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发布各类岗位信息超过6000余个,积极为旗内企业解决用工需求。推行“不见面”服务工作,为劳动者推荐工作岗位。利用“互联网+就业”渠道,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截至目前,共发布岗位信息37期,工作岗位上千个。加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和农村牧区劳动者的定期监测和动态管理,目前掌握农村牧区适龄劳动力信息25.5万人,高校毕业生信息10960人。
五是职业技能培训扎实开展。对有就业意向的劳动力,开展订单式培训,提升其就业能力。积极推行“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的培训模式,开展家政服务、家畜疫病防治、农业技术员、蒙餐制作等多个工种培训。共开展就业技能培训班37期,培训4161人,其中脱贫劳动力3327人。
(二)社会保障网织密扎牢
截至12月底,全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工伤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59000人、20525人、20582人。
社保基金管理和经办服务持续强化。1.扎实开展社保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印发《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提升年行动方案》。加强与同级卫健、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共享,开展全险种违规参保、重复领待、死亡冒领、服刑人员违规领取养老金等常规疑点数据比对筛查,结合《科左中旗开展打击违规领取养老保险基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形成部门联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违规领取待遇人员打击力度。开展全险种疑点数据核查工作,核查疑点数据近万条。2.审计下发服刑人员冒领养老保险金问题,已全部追回。
(三)人才人事工作扎实推进
推进落实技能内蒙古行动。一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举办科左中旗第一届助力乡村振兴职业技能大赛,充分发挥职业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今年上报鉴定新增高技能人才134人,新增技师、高级技师57人。同时天翼职业培训学校和科左中旗清泉供水公司合作开展学徒制培训,中级电工已开班培训50人,培训期一年。
二是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积极推进。推进职称信息化建设,已实现专业技术人才职称信息跨地区在线核验。推荐申报4名321人才工程第三层次评选。截止目前,已完成2938名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聘任和61名工勤技能人员聘任工作、937名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初审推荐申报工作。完成事业单位6862个专业技术和447个工勤技能岗位设置管理工作;根据《通辽市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实施意见》(通人社办发[2021]172号)文件要求,完成全旗248个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
三是发挥公开招聘主渠道作用。通过招录考试完成科左中旗2022年度急需紧缺人才校园招聘14人的聘用工作。完成因疫情影响的2021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87人的考试、聘用等工作。已开展我旗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283个岗位8406人的报名以及卫健系统医疗岗位和公安岗位的笔试工作。完成了我旗社区工作者的纳入方式实施细则、年限界定的实施细则、信息档案管理办法、职业化薪酬体系实施办法。已将现有39名社区工作者经考察公示后纳入到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管理范畴。拟定印发《科左中旗人才引进实施办法》、拟定《科左中旗人才回引政策》。
(四)工资收入分配制度进一步完善
一是严格按照市、旗相关文件要求,扎实开展2022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审批工作,截止目前,按照管理权限,已审批全旗8400余名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机关工勤人员工资调标、基础绩效奖、正常晋升、苏木乡镇补贴和年度考核奖。办理了6700余名退休人员的基础绩效奖审批工作。二是保险福利方面。办理了236名机关工勤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审批工作。完成了882名企业下岗职工和农牧林渔四场工人的退休审批工作。完成了244名企业下岗职工和农牧林渔四场工人的工龄认定工作。
(五)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稳定
一是劳动关系总体保持和谐稳定。全面落实劳动关系“和谐同行”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不断提升劳动关系治理能力。落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文件精神,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用工指导。目前已开展3次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宣传月活动,已向市局推荐2名金牌劳动关系协调员;已向市局上报5家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已审查集体合同8家,审查工资专项集体合同8家,审查率100%;
二是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效能提升。发挥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已建立企业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3个,乡镇街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21个,均配有至少一名调解员。强化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与法院建立裁审衔接,更好地解决劳动争议案件。推进“互联网+调解仲裁”。截至目前,劳动人事争议案件190件,结案190件,结案率100%;裁决结案一裁终局18件,终局裁决率为83.2%,调解结案140件,调解成功率为81.6%。
三是劳动保障监察和根治欠薪扎实推进。1.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2次,实地检查3家机构。2.联合其他部门开展2次“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实地检查30所,通过日常巡查方式检查47家企业,房地产在建项目8次;3.积极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5批次,共发放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册2000余份;4.认真做好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工作。截至目前,共受理投诉举报案件18件,协调解决18件,涉及农民工101人,为农民工追回工资92.018万元,保障了社会大局稳定。5.认真做好根治欠薪工作。今年全旗在建项目3个,其中政府投资项目2个,社会投资项目1个,累积缴存农民工工保证金387万元,均严格落实了建筑领域“两金三制”制度。
四是化解信访能力显著提高。“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秉持这一理念,人社局印发了《人社领域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推动化解全旗人社领域信访突出问题,提高源头治理能力,截至目前,自治区联席办集中交办信访事项共受理3件,已化解2件,正在办理中1件。人社系统信访问题共受理36件,已化解31件,正在办理中5件。排查退役运动员9人,已安置7人。排查电大非师范类委培生19人,已制定《关于科左中旗通辽电大非师范类委培生的安置方案》,并通过政府常务会议,下一步将组织实施安置工作;科左中旗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自8月份开通以来人社系统共受理341件,已办结336件,正在推进处理中5件,知识库已上传500余条。严格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避免了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六)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
一是着力打造“线上一网办、线下一窗办”的综合柜员制,实现了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等业务“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的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体系。截至目前,综合柜员服务窗口共受理业务4379件,办结4379件,办结率达100%。企业网厅受理业务6071件,办结6071件,办结率达100% 。
二是印发《科左中旗人社局“就近办”行动细则》,下沉到8个社区、20个苏木乡镇,第一批人社系统就近办业务下沉18项、第二批就近办事项下沉14项。同时开展三次“局长走流程”活动,查找解决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促进行业服务水平再提升。
三是通过把人社经办窗口前移并延伸到群众身边,实现一站式服务,扩大覆盖范围,解决百姓制发卡两头跑的痛点问题,简化办卡流程,缩短制领卡时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服务承诺逐步兑现,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截至目前舍伯吐镇信用社建立社银一体化服务窗口,将20余项人社业务委托银行网点办理。乡镇信用社快速制卡网点达30个,已经实现全旗制卡网点全覆盖。
(七)巩固拓展就业扶贫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是落实好就业帮扶政策,对就业帮扶车间、专业合作社等就业载体按照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和标准给予一次性奖补。全旗3家就业帮扶车间共吸纳就近就地就业6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 52人。2022年发放一次性吸纳奖补16人,共计4.8万。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定期发布就业创业政策、每周三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开展脱贫劳动力培训需求、就业意愿调查,有针对性的实施就业帮扶。截至目前,我旗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8260人次,其中跨省务工1802人次,省内市外务工791人次,市内旗外务工647人次,旗内就业5020人次。三是鼓励企业吸纳和稳定就业岗位,落实好吸纳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政策,2022年度2家企业吸纳脱贫劳动力20人,发放社会保险补贴22.21万元。四是贯彻落实《2021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实施方案》(内人社发〔2021〕8号)文件精神,推动织密扎牢民生保障安全网,做好特殊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进行政府代缴保费工作。积极与旗民政局、乡村振兴局、残联办、计生局协调比对,缴费困难群体人员信息及代缴资格的认定。截至目前,全年累计代缴20434人,代缴金额262.77万元,代缴率达到100%。
三、存在问题
从业务角度看:(一)校企合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存在多数培训机构的培训层次低,师资力量薄弱,学徒制培训工作企业职工技能等级低等问题;(二)社会保障的覆盖面范围不广、经办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冒领现象时有发生;(三)人力资源机构数量不够,人力资源市场发展水平低;(四)青年见习基地数量少,见习基地涉及领域狭窄问题。
从自身角度看: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和服务能力仍需加强。
四、2023年工作谋划
(一)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稳住经济发展底盘。
一是进一步加快助企纾困稳就业政策落实,强化就业优先,落实落细各项举措。二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聚焦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者等重点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激发培训主体积极性,支持企业兴办职业技能培训,创新培训内容,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能力建设。三是强化就业创业服务。持续开展创业担保贷款报名、审核工作,使符合条件、有资金需求的创业者都能享受到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四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推进未就业毕业生服务行动,强化实名制统计、政策落实、权益维护、困难帮扶。落实做好2023年“三支一扶”社区民生人员分配上岗等工作。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保障兜底作用。
一是继续加大扩面工作力度。建立社保扩面工作长效机制,突出重点,着力推进非公经济从业人员、个体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被征地农牧民等重点人群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工作,持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保质保量完成2023年扩面任务。二是做好经办风险防控工作。继续加强经办机构内控管理制度的实施,规范业务办理方式和养老金发放渠道,确保所有经办业务都通过系统经办。三是加强行风建设。按照养老保险公共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南优化服务流程,推进“解民忧,转作风”行动。加快一网通办的应用,让办事人少跑路,提高办事效率。四是积极推进企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工作,更好的保障企业职工和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三)坚持人才优先,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扎实推进技能人才工作。大力推广企业和培训学校合作,定向培训、订单培训,在培训中积极引入企业的先进经验、投资,优秀的师资或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积极调整培训内容,从而形成多方合作共赢局面。
扎实推进专业技术人才工作。着重做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综合管理。建立和完善塔指的人才信息库。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各专业技术人才现状,分析专业技术人才优势和不足,抓住存在的问题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培养、使用和引进。
扎实推进公开招聘人才工作。继续推进科左中旗2022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考试工作。根据科左中旗《科左中旗人才引进实施办法》组织实施我旗人才引进相关工作。加大高精尖人才的引进培养力度。建立高层次人才需求信息库,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支持“人才飞地”建设,柔性引进“高精尖缺”人才。
(四)保障合法劳动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充分发挥三方机制作用,扎实做好协调劳动关系工作。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员队伍建设。持续落实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平台企业的用工指导。
加强劳动人事争议协商调解。进一步规范劳动人事仲裁案件处理工作,加强仲裁硬件建设,完善裁审衔接机制,保证裁审衔接顺利进行;拓宽服务办案渠道,方便百姓了解咨询。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加强业务学习,推进网上办案。完善巩固基层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第一道防线作用。加强对基层调解组织调解工作的指导,争取做到将争议化解在基层,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创新工作举措,拓宽维权渠道。加大推进建立法律援助的协调沟通机制,与法律援助中心无缝对接,设立绿色通道,无偿为农民工提供法律援助,引导讨薪者通过司法途径解决劳资纠纷。指导劳动者增强维权意识;推进诚信体系建设。集中曝光一批欠薪典型案例,实施区市旗三级联动和联合惩戒,依法把欠薪失信企业纳入“黑名单”。向社会公布一批劳动保障诚信企业,发挥正面典型示范作用,让失信企业处处受限、诚信企业处处受益,在全旗上下形成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的强大震慑和高压态势。
(五)做好京蒙协作和乡村振兴工作。
一是加强与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及东北三省的战略劳务协作,密切政府间、企业间多层次多渠道的劳务对接协议关系,有计划、有组织的开展劳务输出。二是积极培育家政服务培训输出基地,对有培训意愿的家政服务人员开展培训,合格后通过“有组织输出”方式赴京就业,同时在科左中旗成立劳务输出基地、在北京顺义区成立“劳务品牌”公司。三是延续支持就业扶贫基地等各类就业载体的各项优惠政策,对吸纳脱贫人口就业的扶贫基地给予相应补贴。四是加强返乡创业载体建设,帮助有条件的农牧民和脱贫人口自主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六)加强行风建设,提高人社服务能力和水平。
牢固树立“处处都是营商环境,人人都是形象使者”理念,持续深入开展行风建设提升行动,加大业务经办人员培训力度,优化窗口服务。持续开展“局长走流程”,以服务对象身份对政策制定、政策落实和经办服务的全流程、各环节进行“体检”,深入查找存在问题,不断提升落实政策和服务的水平。完善落实人社窗口服务制度,巩固提升综合柜员制效果。努力推进人社公共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全网办扩面提质。
党的二十大围绕新时代新征程的中心任务,对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工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等重点任务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部署。科左中旗人社局将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地见效。